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城市化论文选题_城市化论文

tamoadmin 2024-08-26 人已围观

简介1.有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论文2.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3.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4.光污染科技论文5.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6.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论文格式如下:一、论文篇幅: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到4个关键词。二、论文格式:(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1、文稿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

1.有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论文

2.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

3.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光污染科技论文

5.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

6.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

城市化论文选题_城市化论文

论文格式如下:

一、论文篇幅:

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到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数字城市化进程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用:11.1(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1.1.1,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明“①、②……”。

4、计量单位用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公式(1)、公式(2)。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作者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传真通信地址邮编E-mail。

有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论文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19-03

试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 扬

(濮阳市建委测量队,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一些可行的建议与

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一体化;城市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经济学自西方传入我国20多年来,在我

国经历了从兴起到不断繁荣的发展过程,在许多

领域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化和

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 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现状

1. 1 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

发点和己任,在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经济问题的左

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

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

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

济问题、城市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1. 2 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

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

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

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

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

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

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

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职能与城

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2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特点

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

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

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

上积极进行探讨。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

识而言,也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

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

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

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

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

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

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

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

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

创新与突破。

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

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

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各研究机构或高校

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

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

者的研究视野。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

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

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

称“委员会”),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

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

织保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

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

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

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

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

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

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

究与实践部分分离。

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

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

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4 “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

领域及其趋势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

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

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

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

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

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

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

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

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

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

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

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和行政区划等

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

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

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

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

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

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

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

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

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

验证的结论及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研究城市化的方针政

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

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

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

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

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

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定位及

其作用的发挥。三是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

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

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

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

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

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

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

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

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

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

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

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

值。六是研究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

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

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

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

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

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

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

问题的研究。

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

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

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

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

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

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

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

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

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

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

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

“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

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

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新途径。

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

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

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

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

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

城市的指标体系,使之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

起,构成完整的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文超.重彩浓抹绘宏图—濮阳市城市规

划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国际广

播出版社, 1996.

[2] [加]伯拉舒特T J·城市测量与制图[M],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

城市居民户籍管理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

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

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

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究开始走向深入的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上的扩张已经明显缓慢,而在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研究内容上看,其覆盖的内容广泛。其中,主要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迁移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7%,包括全国或地区性人口迁移的状况、过程、流向及其结构特征,迁移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对人口流动、暂住人口、“民工潮”等课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47%,其中相当部分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包括流动人口生育管理提出的设想和建议等;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包括环境移民、开发移民、水库移民、婚姻迁移、跨国迁移和流动等,这一部分约占16%.

二、迁移研究的主要进展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建国以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机制等。对迁移所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效应开始较深入的探讨,在引入并改进国外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有初步的尝试。对迁移和流动的管理和战略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其主要进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状况: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起着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一直缺乏清晰的认识。由于缺乏直接的资料,对一些情况只能根据间接的推算来判断,特别在早期的研究中更是如此。仇为之(1981)根据各省、区1949至19年人口增长速度和比重的变化,考察了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的迁移状况,总结了省际迁移的两种方式,即组织移民和自发迁移,认为主要的迁出区有3个,即黄河、长江下游地区、四川与湖南。文中还首次绘出迁移流向(示意)图。在当时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该文较准确地刻划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殊属不易。魏津生()、张庆五(1988)对中国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迁移”和“流动”的定义问题。魏津生将迁移定义为“发生在国内不同省区或县(市、市辖区)之间的各类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以及发生在各经济类型地区之间的和各自然类型地区之间的具有人口学意义的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这种划分在其后我国迁移与流动的统计、调查及研究中被较普遍用。马侠(1987)利用户籍迁移统计资料,首次通过数据反映了1954至年的迁移状况,是总量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但该文所用1966至1968年的数据是不完整的(杨云彦1994)。杨云彦(1992)利用1987年1%人口抽样资料和1990年普查资料推算了改革开放以来迁移规模的变化,认为改革开放后迁移流向、机制及类型都发生了重大逆转。

但时至今日,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这种混乱首先反映在人口迁移流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口径上,如把人口迁移仅仅局限于完成了户口迁移的那一部分人,而将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所有移动人口全部称之为“流动人口”;把城镇功能性的短期驻留或过境人口与就业型、定居性的常住人口也统称为“流动人口”等等。由于界定上的混乱,导致调查和统计工作的困难,一方面取得了有关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深入细致的资料,另一方面却连最基本的总量指标至今都无法确定。虽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些资料,但这些资料的质量不高、口径不一,往往不具备可比性,无法由其整理出连续资料。公安部门公布的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不仅存在统计质量上的问题,而且其覆盖面有限,它所包括的只是有户口迁移的那部分人口,其占总人口的比重甚至呈下降趋势,这和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性大大提高的现实是不相符的(于蜀等1998)。关于暂住人口,公安部门公布的城镇暂住人口数字统计口径过宽,而且漏报现象比较严重。各次普查和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得到的多是存量指标,口径也多有变化,影响到资料的可比性。

2.流动人口与“民工潮”:一般来说,流动人口特指那些临时性的人口移动,而在目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流动

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移动,无论这种移动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资料表明,目前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类型:一种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城市功能型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向由城市功能、城市辐射范围所决定,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就是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劳动力,这类”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且流向相对集中,因而产生的社会震荡也更大。后者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符合人口学研究中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于是他们也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迁移,即相对于”迁移“而言的”非正式迁移“,其与内迁移的不同主要通过户口登记状况的差异反映出来。由于户口至今仍然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非正式迁移“人口无法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于是形成不同户口状况的移民在就业机会、行业和职业流向、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迥然各异的移民群体(杨云彦1996)。

“非正式迁移”在经济时期就已存在。李德滨(1983)探讨了经济时期向黑龙江的自流人口问题。陈郁()首次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人户分离”①的状况进行了研究,郑桂珍(1985)首次对上海市年时点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估计流动人口规模为70万。之后有关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和文章急速涌现,李梦白等(1991)对此有全面的总结,陈贤寿等(1996)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移民化”、“家庭化”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民工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暂住人口”问题;一是从跨区域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外来劳动力”或“民工潮”问题(中央政研室1994)。这方面的研究,已从早期关注的流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职业状况、婚姻、家庭等一些静态的人口学特征,逐步深入到流动的过程、在流入地的收入与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冲突与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韩晓耘1995),以及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的资金、信息、技术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影响(秦德文1994)。

3.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移民和非移民之间一般存在规律性或普遍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认为是迁

移对移民进行“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迁移的选择性。境外曾有学者对中国经济环境下的迁移是否存在选择性提出置疑。事实上,经济条件下的选择性可能更加突出,但选择机制会有所不同。由于中国长期坚持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和控制非农业人口增长的政策,国家对迁入农村、包括城镇郊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政策上基本不予限制,因而比较容易落户并完成户口迁移手续。对迁入城镇的人口实行严格的选择,将迁移权优先给与城市经济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和技术人员。在迁移途径上,主要是内的干部调配,高等院校招生和分配。因此,迁移政策在迁移人口的来源、结构和去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内迁移的主要是高文化程度的专门人才和国家干部,流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和高层次的服务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性职业等。在所有的迁移选择性中,在年龄上存在最为普遍的选择性。在一般情况下,青年人有着明显的迁移倾向,迁移人口明显集中于15~35岁年龄区间内。早在80年代初,有关调查即证实了这一现象。吉平(1983)调查发现迁入北京市的人口中有74%是在劳动年龄段内迁入北京的,其中绝大部分在30岁以下。李豫等()发现1980~1982年间北京市迁出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达93.2%.迁移对性别的选择性是随迁移的性质而变化,某些类型的迁移对性别的选择性很明显,如婚姻迁移受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影响,婚姻迁移以女性占绝大多数。根据1987年全国1%抽样调查的情况,在婚姻迁移中女性占93.3%,性别比低至7.2,基本是女性一统天下。正是这类迁移在性别构成上的高度选择性,使不平衡的婚姻迁移有可能对迁入、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杨云彦,1994)。移民文化程度与迁移的关系,也是迁移选择性中的重要方面。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移民平均文化程度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分配,干部调配等迁移密切相关,但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发现相反的情况(赵耀辉19)。

王桂新(1993)、刘启明(1992)、丁金宏(1994)等对省际迁移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其别讨论了距离在迁移流向中的重要作用;严善平(1998)用地区间迁移模型检验了省际迁移中迁移存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研究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劳动力流动的机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蔡方19)。

4.关于迁移效应:人口移动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并通过转移生育间接影响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其次,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另外,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蔡方1998)。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人口移动的社会效应是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课题。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活力,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文化冲突、犯罪等。移民行为调整是人口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内容。从一种文化背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移民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富有生机的移民文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社会冲突。一般来看,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迁入区的生活方式而被同化。在移民占多数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迁入区。在迁入地,土著居民对具有相对先进文化背景的移民可能取较为友好或是倾慕的态度,而对由落后文化区迁入的移民多取歧视甚至敌视的态度。在这方面较受关注的是对女性婚育行为变化的研究(林富德等1998),这些研究若能结合与迁出地的对比将更有价值。

当前,“外来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既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担心“外来人口”影响本地就业,一些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丁金宏(1995)、赵敏(1995)等分析了外来人口就业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结论认为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陈浩(1996)探讨了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5.关于政策与评价:《人口研究》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讨论外来人口问题(该刊19)。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和社会

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已经由比较排斥走向比较宽容。对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刘世定(1995)对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对与迁移相关的政策评价,主要集中在移民、户籍管理制度与城镇化政策方面。

在开发性移民与环境移民方面,建国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移民、环境移民及水库移民。向边远地区移民的主张一直占主流地位。如仇为之(1981)文中即提出应继续向西部移民,王勋()更提出具体规模。但向西北移民的主张受到来自人口地理学界的批评(原华荣1985),其中关于水约束的证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有关评价西北组织移民也间接支持了这些批评(陈伯敏等1988)。80年代后期,有关向西北移民的关注被环境移民所取代(解书森等1988;张善余1995;张志良1995)。水库移民作为一类重要的组织移民,也一直为有关研究所重视(张思平1983)。尤其是三峡工程移民更是倍受关注(朱农1995)。1998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特大洪水,对移民安置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于所谓“外来人口”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方面需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如外来人口的法律地位问题。劳动者的平等劳动权力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力,而对所谓“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无疑侵犯了这种平等权力。“外来劳动力”字面本身就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甚至是歧视性的。我们限制非本地户口劳动力的劳动和就业,其法理依据和理论解释是什么?目前对所谓“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待遇既无足够的法律依据,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其次,我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十分有限,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供给状况、工资、整体经济运行及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影响相当复杂。目前在歧视性的政策环境中,“外来劳动力”大多只能在城镇艰苦的条件下从事低收入和重体力的职业,其有限工资的一部分被作为补偿由收取后返回用于城市职工的补贴①,城市(本地)劳动力则利用其有利的制度性地位“寻租”②。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即使“外来人口”干得再好也无望融入城市社区中。长期对城市的倾斜和保护政策,限制了农村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改善的机会。户口制度作为经济的“最后堡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已经十分强烈和明显。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研究

相对于人口迁移问题,城市化问题更早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口科学被打入冷宫时,城市科学仍在艰难地生存,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科学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基础。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样,仍然历经曲折。

新中国城市化走过的40余年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魏津1985):1949到1957年是城市化迅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较为协调,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7.1%,大大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0.6%上升到15.4%,从而显著缩短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先进国家之间在城镇化水平上的差距。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尽管当时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高达3%,超过农村人口,但在城镇人口增长中只占44%,仍有56%的增长是由迁移取得的。

1958至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使中国工业和城镇化在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大调整,城镇人口被大批精减,前后共动员了约3000万人返回农村。到1965年底城镇人口已接近于1957年的水平,但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城镇人口比重反而降低了。这种逆城市化是对前一时期超速发展所作的纠正。

1966至1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一方面,这一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市化运动,前后累计约有3000万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被强制性地迁往农村。另一方面,城镇企事业单位又大量从农村招收职工,而且由于管理上的混乱,使得很多农村人口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变成了城市人口,其总数累计亦达2000余万人。进出相抵后,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余万人。在工业建设方面,出于备战目的的“三线”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宏观布局,但基建投资没有形成城镇对非农产业的吸收能力。这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城市化水平甚至下降。

总的来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在同一工业化水平时的城市化水平,也低于目前在同一发展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与一般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表现为“城市化不足”。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剧烈波动,与我们在城市化上认识的波动密切相关。关于城市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城市化是发展带来的“病症”。长期以来,反城市化思想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中国的反城市化思想同西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辜胜阻,1991):

第一,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这一思想寄消灭城乡、工农和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的希望于抑制城市发展、实现所谓城乡一体化上,形成反城市化的主要依据。

第二,自然经济思想。由于对物质资料生产的狭隘理解,城市第三产业的职能被大大弱化,城市化无法促进。

第三,城市化阶级性的思想。有观点认为“工业化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必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老路,中国应进行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

陈金永(1990)从经济发展战略来分析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他认为,在建国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化进程都较为缓慢。从整个城市化进程上看,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突出发展了重工业,总的城市体系也明显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倾斜。这种城市化模式是与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城市化前期的一大特点。城市化速度的放慢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苏联城市人口增长在50年代较高,1950~1955年曾达到3.9%的水平,之后趋于下降;东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国家的增长率甚至还低于前苏联。

从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工业部门的扩大会造成城市人口的上升,这种情况在工业化的早期更为明显,因为工业的成长要靠增加劳动力来完成。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城乡之间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动机是很强烈的。因此,一国的工业化将对该国人口城市化产生导向作用和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基础的战略不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城市化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可以看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策略。归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积累率及高增长率。由于可用的外部资金有限,高积累率只有通过大力压缩国内消费来实现。

2.以重工业为主。

3.牺牲农业。工业投资主要依靠农业部门的积累来支持并通过牺牲农业来达到降低工业产品成本和维持工业高速增长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为城市化会使国家总的消费水平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市“最低可行”的生活水平都较农村要高。降低城市化速度与“成本”的主要措施如:

1.限制城市消费的增长,压缩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以集中发展工业。

2.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控制人口流入城市。

3.鼓励农村工业化,这样既可达到工业化的目的,又可避免城市化。

实施上述发展模式的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城市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看,普遍存在着随城市发展工业人口比重上升,服务人口比重不变甚至减少,不在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倾向。在城市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农业和第三产业薄弱、工业突出的“鼓形”结构。

城市化水平的波动主要通过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关于中国城镇人口中由农村人口迁入的部分,没有确切的统计资料可资使用,只能通过间接资料估算。这种间接估算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其中受到大量行政区划变动以及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这里我们将总结几种有代表性的资料。

马侠(1987)根据1986年中国74城镇人口迁移调查的结果,首先匡算出1949至1986年由农村迁入城镇的净迁入量累计达7300万人,占全部增量的39.5%;关于新建扩建城镇而划入的人口数,通过从市镇新增人口总量中,减去市镇自然增长数、净迁入数及间接迁移量三项,得到因新建扩建而增加的人口数为5008万人,占27.0%;关于间接迁移人口,他用历年累计迁入城镇人口数与相应年份的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乘,从而得出历年迁入人

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如下:

中文文献:作者(姓+名),标题,出版物,出版年份,页码。

例如:李晓明. 探究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J]. 社会科学期刊,2015(2):10-15.

英文文献:作者(姓+名),标题,期刊名,发表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例如:Smith J.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developing world[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7, 48(1): 10-2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期刊、书籍和出版社可能有不同的文献引用格式要求。因此,在撰写论文时,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引用格式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排版。

光污染科技论文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低碳生活就是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一些良好的低碳习惯。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摘 要:节能减排,是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

 关键词: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94-01

 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工业经济从它诞生之日起负面影响就开始显现,最严重的莫过于全球气候变化。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环境日益恶化。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德国的最新调查显示,在不久的将来,图瓦卢―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会因为温室效应而被海水淹没。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传染病时有爆发,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

 环境越来越恶化,必须在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运输方式、居住的建筑物、城市的设计上等进行技术革新,寻找替代能源,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体现为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很丰富,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煤约三亿吨;交通领域,现在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

 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是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也就是节能减排。机关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者,应率先垂范。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政机关要带好头,自觉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需要用水了,立即关掉水龙头;一盏灯能照明,就不要开第二盏灯;开空调时,不必将温度设置得太低。同时建立机制,引导干部职工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形成节约、时时节约、事事节约的新风尚。

 节能减排,是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实现了低碳化的城市。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紧抓低碳变革与中国城市发展这一重大机遇,加速低碳城市的创建,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巨大贡献。

 我国的许多城市正在进行低碳试点改革。例如:重庆市将低碳试点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相结合,通过提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比重,加快建设?宜居重庆、森林重庆?,从而实现低碳发展。天津市则积极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优势支柱产业,它的特点是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示范区。南昌市奉行?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清洁生产与低碳生活并重,通过加快实施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行动打造低碳生态经济示范城市。

 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普通老百姓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并不深刻,我们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建立社会全员联动网络,形成推动、行业带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的低碳宣传系统,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例如:在商场进行低碳商品?规模摆放?,在社区进行?低碳消费达人?评选活动,在学校开展?低碳消费?知识竞赛等等。引导公众要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转变传统的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模式,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做到低碳消费、科学合理消费。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低碳生活就是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一些良好的低碳习惯。比如说: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还可以擦洗玻璃,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玻璃清洁剂;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废物去到垃圾处理厂及堆田区,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释及完全氧化;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夏天开空调前,先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自然更换,开空调后调至室温25℃~26℃之间,这样既省电也低碳;不开汽车而改骑自行车或步行;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使用冰箱时减少开门次数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小妙招,实验表明,如果每天开冰箱门10次,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而每天少开5次冰箱门,一个家庭每天减排201克碳;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只有落实到现实的行动,才能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我们要提高?低碳?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加入低碳行列,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定会得到改善。

 我们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关乎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低碳生活代表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参考文献:

 1.林汐.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

 2.陶良虎,何毅亭.中国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革命.研究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委党校 河南商丘 47600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低碳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

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

 在城市化进程中,光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一类新兴环境污染。我为大家整理的光污染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光污染科技论文篇一

 城市光污染相关问题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光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一类新兴环境污染。虽然它的危害显而易见但目前还未列入环境污染防治范畴。随着光污染的危害愈演愈烈,光污染已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针对城市光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对人类的危害,立法情况,讨论应对措施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市光污染光污染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立法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光污染通常是指过量的光辐射, 包括可见光、紫外与红外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所产生的光都可以定义为光污染。(邵力刚,2006)

 但是, 由于人们的忽略,我国许多城市不能合理利用灯光照明,有关光污染的研究还停留在光污染概念探讨阶段,没有构建城市光污染综合延缓体系。城市光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企业和广大公众, 而且还需要从规划设计、行政监管、法律法规、技术创新、教育宣传等多层面来研究。

 1光污染分类

 国际上将光污染分为3 类:

 1) 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 城市里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线, 眩眼白亮, 这称为白亮污染。

 2) 人工白昼污染:指夜间的室外照明,如商场、酒店的照明等所造成的污染。

 3) 彩光污染是指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即彩光污染。(王伟武,2008)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光污染层出不穷。光污染也不仅仅指对人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光害,也包括有害于环境和其它生物的光害现象,以及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污染。(代杨,2011)

 2光污染的产生原因

 光污染的社会化是现阶段的普遍问题,然而光污染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点光源的大量应用。所以如何治理光污染可以从产生原因着手。

 2.1 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原因

 社会上为了使建筑物美观,过多使用玻璃墙,使得建筑?闪闪发亮?,但是墙壁反射的光线比阳光更加刺眼,给人的危害可想而知。据测定: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反射系数为82%~88%,比毛面砖石外装修筑物反射系数大10 倍左右,这就大大超过人们生理上的适应范围。(黄小锦,2011)

 刺眼的广告灯、河堤的夜景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夺目的广告灯、夜景灯等将夜空变成了白昼,星空的美景慢慢离人们远去。尤其是大型音乐喷泉的高射灯灯光过于强,像西安、凤县、汉中等地都设有这样的灯具。

 路灯使用不当。过多的路灯使得路面灯光过强,有些路灯的位置不当造成人眼的盲区,导致。

 建筑工地上高亮度的大灯存在过多。建筑工地所用灯亮度太强,管理不当,影响居民休息。

 2.2 人们生活的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光污染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人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对光污染取防范措施的观念。对于照明人们,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灯光的美化效果。为了让居室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一些家庭选用颜色较亮的瓷砖装修,甚至在室内安装多个镜面、刷墙等,以上这些都是产生光污染的原因。(郝欢,2011)

 3光污染的危害与增长

 光污染是继四大污染物之后的又一大污染源,并且这一污染源有可能成为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

 3.1光污染的危害

 研究发现, 光污染使天文观测的?视力?下降, 误导飞机和候鸟的飞行, 影响视觉辨识, 产生眩光与过热。长时间在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力急剧下降, 同时产生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光污染使数量巨大的城市昆虫和鸟类死于非命, 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1.1光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刺眼眩目的灯光危害人的视觉功能、扰乱大脑神经的功能。孩子对光的刺激格外敏感,受到光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一些年轻父母,在孩子卧室装上长明灯,让孩子?亮睡?,这不仅不会助于孩子睡眠,而且会妨碍孩子钙质吸收,诱发近视甚至白血病等疾患。

 3.1.2光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光污染给居民生活带来麻烦。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生活。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容易引起火灾。在德国柏林,1987年曾发生一场火灾,元凶就是对面高层玻璃幕墙产生的聚光。

 3.1.3光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光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影响动植物的繁殖,造成数量巨大的城市昆虫死于非命。

 大多数动物在晚上不喜欢强光照射,大多会选择黑暗时刻出来觅食,可是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光往往打乱了动物生物钟的节律,通过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1.4光污染影响城市环境和气候。

 城市照明中的人工白昼光污染,不仅耗电过多,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全国很多地方依然实行拉闸限电的措施来控制用电,而多度的人工白昼却使得这些措施变得毫无意义。据统计,全球每年照明耗电约20 000亿度,生产这些电力产生的CO2 和SO2 等废弃物更是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

 3.2光污染的增长

 由于各国对光污染的状况尚没有精确测量和统计, 使得多达99%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还依然不知不觉。例如发达国家,德国光污染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 意大利和日本的增长率估计为10%和12%。近年来, 基于我国城市建筑和照明的大规模增长, 预计光污染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发达国家,。

 4光污染对驾驶安全的影响

 4.1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概述

 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昼光光污染中的白亮污染和夜光光污染中的彩光污染。白天,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如镜子般反射阳光,会在瞬间遮住司机的视野,使驾驶员感到头昏目眩,对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强烈刺激,很容易造成意外交通事故。当夜幕降临时,城市道路两侧五彩缤纷的瀑布灯、广告灯、霓虹灯以及其它汽车灯等也会把驾驶员照得眼花缭乱,引起驾驶员错觉和视觉疲劳。

 城市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评价就是建立在对道路光污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建立对产生光污染的因素进行量化,运用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道路光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将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判定道路关于光污染的安全等级,可以得出现有的管理措施是否能够满足安全行车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就需要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光污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改善状况,同时为相关部门光污染管理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城市中光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同时,由于没有法律约束,缺乏有效的管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致使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更加多样和复杂。

 4.2幕墙玻璃光污染已成为都市交通事故隐患

 不少高层建筑为追求美观,多用玻璃幕墙设计。但在阳光比较好的时候,玻璃反射太阳光,就造成了光污染。在济南一些路段的某些时间段,驾驶员能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行车安全受到影响。比如当建筑物的反射光十分强烈时,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上的人都会产生了眩晕感,然后下意识地把头扭到一边,严重时,光污染会对司机造成眩光,导致短暂?失明?,几秒钟后,视觉才慢慢恢复。但这时如果汽车还在行驶,就很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适度的道路照明能够增加行人的安全感,放松人们的神经,提高交通安全。但是过度的或者不适当的道路照明则会带来眩光,引起眼部不适,影响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和情绪,进而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

 5我国光污染的立法现状

 从司法实践和理论层面来看,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光污染在我国环境保护法领域尚属于立法空白点。但事实上,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中已经具有了处理光污染案件的法律依据,只是民法中对光污染侵害的救济条款尚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立法以及解决司法实践中具体实施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的有关光污染规定《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各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83条是规范相邻关系的,虽未直接使用光污染一词,但立法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完善,该条在列举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光之后又加上的?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光?是相邻关系的一种,光权作为一种传统的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民事权利,是指相邻各方有权获得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线,因此相邻各方应彼此给予对方方便,以实现各自的权利。光线不足虽然也能引起人们的各种不便,但它毕竟不是由于?人为向环境排入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传统意义上的光权遭破坏不能算是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民法中的光权做扩大解释。

 光污染侵害并不仅限于相邻的不动产之间,光污染可能因玻璃幕墙、抛光金属板、霓虹灯等建筑物附属物产生,也可能因车灯、探照灯、电焊等流动光线产生。前者由于建筑物为不动产,可用相邻理论;后者因附属于动产则无法用该理论。因而运用相邻权理论解决光污染侵害存在局限性。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光污染侵害的法律适用仅有?相邻关系?的规定,针对造成光污染侵害的行为,受害人可根据邻地利用权的规定主张赔偿其损失(包括精神及人身损失)。鉴于光污染对人身心及精神的损害极大,立法中应赋予公民或法人提起光污染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

 6光污染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6.1尽快制订我国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规范

 在规划和建设城市建筑与照明时加入光污染防治内容;加强对建筑材料和照明产品的光污染控制和检测;建立光污染研究、评价和检测体系;学习环保发达国家建立光环境保护区(如黑天空公园)。颁布相关法律措施,减少夜景灯使用,对路灯的灯光强度进行具体规定,尽量减少盲区。厦门市也曾颁布条例?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光照污染的玻璃幕墙,应用低辐射率镀膜玻璃或非抛光金属板,不得用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等材料?。

 6.2宣传光污染的相关知识及其危害

 在街头小巷及社区张贴海报,分期摆摊设点展示有关。也可以将其编入课本,将学生的知识观念加强,使其对父母产生二次影响。使其对室内灯具装饰谨慎选择,尽量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6.3技术改革

 虽然现阶段没有规范技术可以根治光污染,但可以从以下方面规避光污染:例如尽量不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光,减少污染源;多建绿地,实施绿化工程,改平面绿为立体绿化,大力植树种草,将反射光改为漫反射;是限定夜景照明时间,改造已有照明设施;用新型节能照明技术;合理选择光源等(张淑琴,2008)

 6.4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

 认真做好防治光污染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做好照明工程的光污染审查、鉴定和验收工作,减少光污染。(邵力刚,2006)。以为主导建立监管体系, 从工程实施主体、工程参与客体、工程监管主体等方面构建光污染防控监管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办法,达到减少光污染的目的。(王伟武,2008)

 6.5利用林木减少光污染

 林木的作用有很多:减少地表径流风险、改善空气污染。同时,林木作为公路中的绿化带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含量,形成阻隔避免相向而行的汽车之间的灯光干扰,减少交通事故。可以通过加大林木建设来减少光污染。(袁德华,2010)

 结语

 人们熟知水、气、声等环境污染,但却忽略对人体有害的光污染。目前,光污染的危害程度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从根源处杜绝?光污染?的发生。城市的建设应该以人为本,应该控制和扬弃干扰人类健康的建设。追求城市的现代化非一个?亮?字所能概括。正如罗马哲言云:?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参考文献

 [1] 邵力刚,刘蓓.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灯与照明,2006,30(1):13-15.

 [2] 王伟武,周贤宾. 城市光污染防控与减缓的综合对策体系[J].城市问题,2008(10):71-74.

 [3] 代杨.城市光污染对驾驶安全性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2,38(3):87-90.

 [4] 黄小锦. 光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活[J].北方环境,2011,23(11):255-256.

 [5] 郝欢,王红阳,夏强,任立,周妍.城市景观建筑光污染问题刍议[J].现代园艺,2011(17):13.

 [6] 张淑琴,张彭.浅议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护[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8,20(1):100-102.

 [7]袁德华. 树木:以低成本缓解城市污染[N].中国绿色时报,2010-7-12(3).

 [8]杨建中.浅谈城市污染及其防治[J].前沿,1994(8):47-48.

光污染科技论文篇二

 城市中的光污染

 摘要 文章首先针对目前广泛存在与城市环境中的光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来源以及对于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而后进一步根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提出了治理光污染的若干方法和可行途径,对于城市中的光污染治理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光污染;治理;对策

 科技的发展,在极力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从多个侧面对人们的生活状态施加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中,为了追求良好的照明效果以及装饰效果,各种光源以及镜面在城市中层出不穷,然而所有这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美感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光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必须受到重视并加以治理。

 1 光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就目前的状况看,所有违背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人工光源都属于光污染的范畴,主要包括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泛滥、视单调、视屏蔽、频闪等多个方面。在现今社会中,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白亮污染。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城市美观越来越在建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玻璃以及陶瓷幕墙的种类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城市环境光污染也日趋严重。所谓白亮污染,就是城市建筑物中使用的各种具有反射特质的建筑材料对日光进行反射形成,经过反射的光线耀眼夺目,并且在城市中呈现出多角度特征,使得这种光污染充满于城市环境中。相关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之下,对于视网膜和虹膜都有着极大地损伤,视力将随之下降,并且白内障的发病率亦可增长到45%之多,同时白亮污染还能够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导致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问题。除此以外,对于日光的反射还有可能造成室内温度变化,虽然处于特殊功能玻璃幕墙保护之下的建筑会呈现出一定的室内恒温特征,但是经过反射而进入室内的阳光会造成室内温度上升;而如果玻璃幕墙随着建筑物的设计呈现出一定弧度,还有可能造成太阳光的反射汇聚引发火灾;同时,玻璃幕墙对于光的反射作用,也常常会成为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其次是人工白昼。这主要是指在夜间,人造光源将城市夜空照亮的现象。本来人造光源只会照亮地面附近景物,而照向天空的探照灯虽然在城市中相对不算密集,但因为城市大气中存在的大量粉尘和水蒸汽等悬浮微粒造成的光线漫射作用,使得整个城市夜空都被照亮,最终形成城市上空发亮的现象称作人工白昼。人工白昼对于人类并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对于生物钟存在很大影响。不仅仅城市中生活的昆虫和鸟类的生物钟都会受到影响,就连人类的生物钟也会受到影响,总体而言对于整个生态环境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最后是彩光污染。城市中无论是照明景观还是场所,都会重点考虑其观赏性而安装多种颜色的灯,这一类的灯具通常都由充满稀有气体的灯管来实现对于色泽的控制。但是此类灯发出的光线,其中不仅仅包括各种颜色的可见光,更可能包括一定成分不可见光,对于这一部分不可见光线,有可能存在对于人体有害的光成分。如果长时间收到这些彩光照射,轻则造成亚健康,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以及失眠等症状,重则甚至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白内障、癌症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病变。

 2 城市光污染治理

 关于上文中提到的城市诸多光污染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考察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具体而言,可以才去的行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建筑材料,其选用都是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在对室外幕墙进行选用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内部环境对于幕墙功能的需求以外,还应当注意建筑物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的需求。建筑处于城市环境中,其存在必然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光污染方面必须做出必要考虑。对于这一层面而言,一方面楼宇的设计人员应当对相应的环境做出必要考虑,合理选用幕墙;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发展幕墙材料,降低白亮污染。同时,对于室内建筑材料的选用,诸如瓷砖等材料,也应当适当进行考虑,避免在居室大面积使用,确保生活环境的合理营造。

 2.2注重夜间环境打造

 虽然人工白昼对于人类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当城市中人工白昼的光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窗帘以及百叶窗就无法做到有效遮蔽光源,从而对人体造成影响。在有光的环境下,人类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此体内激素以及内脏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对于这种问题,早有国际黑暗天空协会(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对城市问题进行关注。城市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取措施,对城市中的人工白昼污染源进行控制,对于夜间照明光源进行登记核查,并且对探照灯严格控制。对于夜间照明以及装饰用电进行时段审核,在打造城市夜间环境的同时为节能做出适当考虑。

 2.3落实安全照明

 首先需要对目前在使用的照明以及装饰用灯,尤其是彩灯进行核查,确保其安全性,并且对于可能存在健康隐患的灯具进行登记控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设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配合控制。此外,还应当积极发展替代的安全照明以及装饰灯具,确保彩光照明的安全。与此同时,应当尽量将光线状态进行量化,加强对于光强度的可控性以及依据。

 3 结论

 城市中的光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步,有鉴于此,必须对你其进行正视。对于光污染的治理,一方面需要积极出台相应政策进行纠正,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范围大力度的宣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潇,何书喜.光污染对人眼视觉质量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

 [2]张丽娟.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4,30(12).

 [3]霍海波,谭波.城市中的光污染及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09(10).

 [4]王亚军.光污染及其防治.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1).

 [5]梁红山.光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劳动医学,2001,18(4).

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

1/100

在高速增长中寻求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化的理性选择

徐海贤[1] 邹军[2]

城市规划.2007,31(3).-35-39

2/100

江苏省县域城市化发展浅析

王冉 陈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5-6626

3/100

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

段兆广[1] 张伟[2]

城市问题.2007(4).-2-6

4/100

江苏南通:创新机制 放宽政策 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城乡建设.2007(4).-45-46

5/100

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A市B区为例

韩露露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21-23

6/100

浅析江苏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土地问题

邹伟[1] 何孟飞[2] 吴群[1]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89-192

7/100

江苏省未来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效应的多情景模拟

刘耀彬[1,2] 李仁东[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61-64,79

8/100

城市化进程中江苏省耕地非农化转化的实证分析

许恒周 吴冠岑

广东土地科学.2007,6(1).-44-48

9/100

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孙爱军[1,2] 吴钧[2] 刘国光[2] 庞金亮[3]

城市交通.2007,5(2).-42-46

10/100

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硕果累累

上海教育科研.2007(3).-I0003-I0003

11/100

江苏: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城市治污:大力推行产业化 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

徐学军

城乡建设.2007(2).-6-9

12/100

江苏“十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问题

赵志凌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50-52

13/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 陈斐[1] 李仁东[2]

地理研究.2007,26(1).-187-196

14/100

江苏1546万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市民”——江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

李直

中国人力开发.2007(1).-4-8

15/100

江苏节水制度研究

顾向一

江苏水利.2006(12).-23-25

16/100

江苏省城市化研究

杜国平[1] 钟太洋[2]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05-6607

17/100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布局

中国农村教育.2006(12).-F0004-F0004

18/100

江苏推广焚烧技术有效处理城市污泥

王华

城乡建设.2006(11).-38-39

19/100

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李泽楼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39-41

20/100

江苏省城市化水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耀彬[1,2]

生产力研究.2006(10).-110-111,141

21/100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

吴莉娅

地理科学.2006,26(5).-529-535

22/100

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欧向军[1] 吉婷婷[2] 蒋田南[3] 史冬防[3]

规划师.2006,22(9).-56-59

23/100

关于中小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的探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杨二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83-84,108

24/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马晓冬[1,2] 徐建刚[2]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68-74

25/100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义乌、江苏昆山为例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经济问题探索.2006(9).-149-152

26/100

城市化进程中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创新机理探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例

陈志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6-80

27/100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

徐梦洁 孙雁

国土与自然研究.2006(2).-18-19

28/100

江苏、上海城市化战略的调整及对浙江的影响

张才方

今日浙江.2006(11).-38-40

29/100

城市化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江苏无锡为个案

志新

求索.2006(5).-76-78

30/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2]

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31/1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什么?——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任博

当代陕西.2006(5).-26-27

32/100

江苏全面小康指标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1).-34-34

33/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研究

刘坚[1] 黄贤金[1] 赵彩艳[2] 翟文侠[1]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98-201

34/100

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江苏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4).-48-49

35/100

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

宋学锋[1] 刘耀彬[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3).-124-130

36/100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赵翠薇 濮励杰

长江流域与环境.2006,15(2).-169-173

37/100

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黄润龙

西北人口.2006(2).-15-18,25

38/100

江苏:投资450亿元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6(4).-18-18

39/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 宋学锋[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196

40/100

江苏人口城市化空间结构研究

周玉翠

江苏商论.2006(2).-11-12

41/100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

欧向军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55

42/100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界定——以江苏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1).-55-57

43/100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刘耀彬[1] 李仁东[2]

中国人口.与环境.2006,16(1).-47-51

44/100

浅谈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投资——以江苏省为例

程征贵[1] 林子文[2]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208-209

45/100

江苏村镇建设工作思路

张泉

小城镇建设.2005(12).-33-33,77

46/100

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婷 杨山 梁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38-2139

47/100

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

程进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6-121

48/100

江苏省城市照明设施防盗情况综述

罗庆

道路照明.2005(4).-45-46,39

49/100

江苏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思维

戴军 张京祥 曹荣林

中国人口.与环境.2005,15(4).-100-104

50/100

城市化与耕地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陈志刚[1,2] 王青[2]

生态经济.2005(11).-42-44

51/100

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

江苏楼市.2005(10).-8-11

52/100

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问题

赵志凌

江南论坛.2005(10).-10-12

53/100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上呼吁: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前进论坛.2005(9).-10-11

54/100

江苏城市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先春[1] 朱龙杰[2]

江淮论坛.2005(5).-49-53

55/100

从德国城乡建设的经验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傅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A01).-265-271

56/100

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

王志强

小城镇建设.2005(8).-91-93

57/100

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江苏个案研究

吴莉娅[1] 顾朝林[2]

城市规划.2005,29(7).-28-33

58/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

王志强

城市规划.2005,29(7).-34-38

59/10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刘坚[1] 黄贤金[1] 翟文侠[1] 赵彩艳[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23-227

60/100

小城镇唱响城市化的和谐主旋律——江苏吴江市震泽镇见闻

徐得立 李坤民

中国城市经济.2005(4).-72-74

61/100

江苏:今年城市化进程提高两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经济.2005(4).-83-83

62/100

江苏人大代表呼吁修改《土地管理法》

江苏农村经济.2005(4).-11-11

63/100

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

丁国华

小城镇建设.2005(4).-100-100,25

64/100

城市化中的用地问题——一组来自江苏的报道——积极稳妥推进江苏沿江地区农村城市化

王荣炳

中国城市经济.2005(2).-8-10

65/100

江苏沿江开发中失地农民的出路与建议

张启祥

中国城市经济.2005(2).-16-18

66/100

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周游

江海学刊.2005(2).-70-75

67/100

区域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人口与经济.2005(1).-39-43

68/100

江苏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评价与提升途径

方维慰

学海.2005(1).-124-127

69/100

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_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中国人口.与环境.2004,14(6).-91-95

70/100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长江流域与环境.2004,13(5).-408-412

71/100

苏南乡村经济精英流向城市现象考察——江苏扬中个案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

姚俊

社会.2004(5).-12-16

72/100

异地城市化——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

黄雪琴[1] 张士杰[2]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21-26

73/100

江苏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张丽霞 施国庆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10-214

74/100

江苏: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

牟维旭 郭奔胜

半月谈.2004(2).-27-29

75/100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城乡建设.2004(2).-31-32

76/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

孙亚范[1] 余海鹏[2]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1-96

77/100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

李爱军[1] 谈志浩[2] 陆春锋[1] 张一飞[1]

经济地理.2004,24(1).-43-47

78/100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王志宪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

79/100

共创品牌 协同发展——访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

汪杨

上海经济.2004(1).-10-11

80/100

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选择——以江苏南京为样本的研究报告

赵小谛 郭霖

唯实.2004(10).-25-27

81/100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

牛星 欧名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29-734

82/100

海外华文媒体联袂解读江苏

张圣荣

华人时刊.2004(11).-2-2

83/100

绿色江苏新亮点——发展江苏城市森林的思考

谢友超[1] 王欢[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85-88

84/100

小城镇污水规划应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以江苏无锡硕放镇为例

周巍峰

小城镇建设.2004(9).-98-99

85/100

未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略论

贺文瑾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7-50

86/100

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赵志凌

改革与开放.2004(7).-6-7

87/100

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江苏城市化

周游

中国改革.2004(5).-71-71,73

88/100

倾力打造文明进步的新江苏

周描坤

华人时刊.2004(5).-4-6

89/100

城市化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

王芳[1] 王景东[2]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9(3).-61-63

90/100

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以江苏南通为例

刘建芳

小城镇建设.2004(4).-45-47

91/100

小城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江苏江都市邵伯镇为例

张新华

小城镇建设.2004(4).-52-53

92/100

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陈彬 杜玉兰 封潇

江苏商论.2004(3).-106-108

93/100

江苏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黄卫

城乡建设.2003(3).-42-43

94/100

21世纪初的江苏经济: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黄健

江苏经济.2003(12).-8-9

95/100

“第一方阵”勇争先——江苏与广东经济发展的比较

吴权

江苏经济.2003(9).-68-69

96/100

“绿化”江苏经济——江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述

徐山瀑 王鲁沛 余宏霞 马恩兵

江苏经济.2003(8).-4-7

/100

关于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继刚 沈正平 沈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3).-117-121

98/100

江苏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趋势和任务

顾小平

江苏建筑.2003(B11).-16-21

99/100

江苏省区域经济考察报告

李勇 张文浩

青海经济研究.2003(6).-11-15

100/100

江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严翅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7-63

1/67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16次会议在宁举行

江苏改革.2003(11).-4-5

2/67

江苏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朱传耿

现代经济探讨.2003(7).-61-63

3/67

以信息化推动江苏城市化进程

方维慰

现代经济探讨.2003(1).-23-25

4/67

2002年江苏省国土工作回眸

江苏国土.2003(1).-8-12

5/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黄卫

城市规划.2003,27(6).-42-43

6/6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钟钰 孙雪峰

农业经济.2003(10).-29-30

7/67

江苏产业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黄德春[1] 许长新[2]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14-18

8/67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小城镇建设.2003(7).-24-26

9/67

江苏城市化战略构思与政策调整取向

郭忠兴 曲福田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26-29

10/67

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镰[1] 吴唯佳[2] 武廷海[3]

科技导报(北京).2003(9).-3-6

11/67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意见

钱志新

现代管理科学.2003(4).-3-4,6

12/67

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许萍 陈锐

现代管理科学.2003(3).-90-91

13/67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探讨

王志宪[1] 虞孝感[2]

城市规划汇刊.2003(5).-86-89

14/67

量身定做 绘就“三圈”蓝图——江苏省全面完成三个都市圈规划

王学锋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2).-57-57

15/67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思考

邱建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5-58

16/67

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镛[1] 吴唯佳[2] 武廷海[3]

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50-54

17/67

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赵晓谛

学海.2003(2).-128-133

18/67

长三角与江苏区域发展战略

张颢瀚

江南论坛.2003(1).-23-24

19/67

对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于水[1] 严新明[2]

理论月刊.2003(8).-64-66

20/67

工业化、市场化与江苏区域发展

蒋伏心

江苏经济.2003(1).-11-11

21/67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十大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陆华

规划师.2003,19(10).-32-36

22/67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剖析

王学锋

规划师.2003,19(2).-72-76

23/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24/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唯实.2002(8).-144-150

25/67

论高速公路建设与江苏经济发展

顾为东

现代经济探讨.2002(12).-61-63

26/67

江苏经济呈现三大新亮点

顾雷鸣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2(4).-F003-F003

27/67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吴群 郭贯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95-99

28/67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

秦兴方[1] 吴进红[2] 等

管理世界.2002(3).-101-106

29/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

蒋乃华[1] 封进[2]

管理世界.2002(2).-24-28,73

30/67

江苏省轻道交通发展战略

秦雁 李玉琦 等

综合运输.2002(8).-24-26

31/67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转用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钟太洋[1] 蒋鹏[2] 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2).-55-59

32/67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思考——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城乡建设.2002(12).-21-22

33/67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

汤茂林

城市问题.2002(1).-23-26

34/67

对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李宗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4-28

35/67

三大亮点照亮江苏经济

锦辑

空运商务.2002(24).-28-29

36/67

与时俱进铸英师——江苏省消防总队队伍正规化、业务规范化建设写真

李玉美 唐团结

火警.2002(11).-3-8

37/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90-95

38/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59).-102-104

39/67

江苏省委省在无锡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

江南论坛.2002(8).-47-48

40/67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分析

赵喜仓 吴继英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92-96

41/67

江苏省五展战略在苏北的实现途径

朱传耿

江苏社会科学.2002(1).-196-198

42/67

十三年辉煌看江苏

汤以伦

江苏经济.2002(11).-8-13

43/67

社会结构转型与江苏保险业

刘政焕

江苏经济.2002(11).-32-33

44/67

以入世为新动力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5/67

以入世为新动力 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6/67

江苏城市化水平再评估

田伯平

江苏改革.2002(3).-8-10

47/67

江苏省设立“江苏人居环境奖”

潘胜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5).-9-9

48/67

江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镇干部意愿的区域比较

秦兴方 汤学俊 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3-8

49/67

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

盛静芬[1] 邹欣庆[2] 等

中国人口.与环境.2001,11(1).-104-108

50/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

王雪非[1] 范朝礼[2] 张小林[3]

江海学刊.2001(5).-25-29

51/67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张伟新 崔广柏

生态经济.2001(4).-31-33

52/67

江苏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徐琴[1] 娄欣[2]

现代经济探讨.2001(12).-19-21

53/67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薛力

城市规划.2001(6).-8-13

54/67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的分析

向俊波 陈雯

中国经济问题.2001(4).-44-48

55/67

江苏商业与经济发展分析

胡荣华 晏维龙

江苏商论.2001(3).-30-33

56/67

江苏省乡村人聚环境建设的空间分异及其对策探讨

薛力 吴明伟

城市规划汇刊.2001(1).-41-45

57/67

世纪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汤茂林

现代城市研究.2001(4).-55-58

58/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团的行动逻辑:以江苏为例

秦兴方

中国农村观察.2001(5).-69-74

59/67

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杨根平

江苏社会科学.2001(4).-187-190

60/67

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张二震 方勇 等

江苏社会科学.2001(2).-181-185

61/67

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协调发展

顾朝林

江苏经济.2001(8).-50-50

62/67

营造江苏城市整体优势

顾松年

江苏经济.2001(3).-31-33

63/67

江苏新经济增长极的塑战略

刘志彪[1] 王建优[2]

江苏改革.2001(5).-17-20

64/67

江苏城市化优先战略选择

张鸿雁

江苏改革.2001(4).-14-15

65/67

加快江苏城市伦建设的几个问题

王雪非 范朝礼 等

江苏改革.2001(1).-24-25

66/67

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

萧竞华

南京社会科学.2001(11).-79-84

67/6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实证分析

吴力子

南京社会科学.2001(7).-64-68

现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98年底的30.4%发展到2010年的45%,每年将以1%的速度递增。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势必将在环境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包括从人口、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到道路交通、交通噪声与放射性扩散等各个方面,正视和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中国城市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目标

按我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到20世纪末,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控制,一大批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还为我国城市环境保护提出如下目标:要按照城市性质及功能,划分若干功能区,严格按功能区的要求进行布局和建设,严禁在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及城市上风向区建设有污染的工厂,已建成的要抓紧进行调整和搬迁;控制大气污染要取综合防治措施及区域综合整治,以防尘土为重点;城市水环境保护重点是饮用水源和风景水面,城市污水要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发展中水技术,合理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要合理地因地制宜建设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的污水处理场;要实行固体废弃物的化方针。

上述内容基本上是我国2000年前后的环保政策与要求,无疑也应该是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环境保护的重点。但是,光凭这几点还远远不够。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环境问题,还必须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带来的城市噪声、道路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以及建筑工地的尘土污染与噪声污染等。不少地方在拉大城市框架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不合理地占用了有限土地,造成极大浪费。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全国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地区间横向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势必将形成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农村乡镇为腹地的城市带或城市群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城市群或带)的形成,在缩小城乡差别的同时,也将缩小城市与乡镇间的隔离带,随之而来的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叉污染将会更趋严重,使区域环境的污染问题突出,这也是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状况

我国城市的整体环境状况堪忧,加上管理不善,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鉴于我国经济基础主要在城市,而城市又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等诸多因素,将城市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理所当然的。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带城市经济普遍比较发达,环境污染也相对严重,但环境管理和技术力量较强,资金较为雄厚,控制污染的能力稍强;中部地带的大、中城市已有较重污染,如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必将产生许多新的污染源;西部地带除个别城市污染较重外,一般来讲尚不突出,然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有些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将会影响到当今战略经济重心西移的方针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随着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黄渤海经济区及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组成的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组成的二级经济区网络,以及省辖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区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与发展,全国经济布局已形成东、中、西三个地带,而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了东、中、西三个主要地带,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振兴与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也应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长江水质状况也是沿江城市开发的重要制约因素,然而目前沿江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所有中、小城市的江段,均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水体污染,尤以长江三角洲周围地区的城市江段最为突出,如不予以应有的关注,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长江沿岸的经济区及城市群、带的环境污染,必须加强管理,加快城市污水场的建设等。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和矛盾突出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逐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但在许多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生态与环境服务的功能普遍下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近百年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就已集中体现了出来,其中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是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据资料统计,在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66.2%的城市和73.9%的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中。大气污染还导致日趋严重的灰霭现象,遍及华北、中原、华南、华东的许多地区,尤其在城市密集地区频繁出现,这些除与城市区域间交叉污染有关外,也与城市大兴土木工程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是江河、湖泊和近海的有机物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标;沿海海域赤潮频繁出现;流经城市的江、河中,有90%的水体受到污染,影响到城市饮用水的安全。这些与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如一些造纸工厂等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有关。

第三是固体废弃物迅速增加,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60亿吨,并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已使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200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15%。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有90%属于简易堆放,极易引发水源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危害日益凸现。在一些江、河、湖泊及土壤中,已检测到多达数十种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其中公认毒性最大的二恶英化合物,已在水环境及土壤中析出,而且能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体健康。在一些沿海城市中进口的“洋垃圾”和“电子洋垃圾”中,也潜藏着甚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第五是典型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中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交通事故繁多、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严重。一些大城市中的交通拥堵呈现加剧趋势,城市中心区的行程车速仅为20公里/时左右,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所在是城市交通结构失衡,混合交通矛盾突现,城市道路系统利用不合理所致。城市交通结构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合理整顿,呈现向小汽车和摩托车交通模式的演变,加剧了道路浪费和交通拥堵,同时使得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呈上升趋势。再有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的低效使用,以及城市停车设施的供需矛盾激化。发达国家平均每辆车要1.2~1.5个停车位才能满足需要,我国百辆车的停车位尚不足35个,因而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公共交通部分,轨道交通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单靠地面的机动车交通,已无法承担日益扩大的交通需求。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可用于道路交通的土地紧缺,扩容难度很大,在今后若干年中,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化开发模式,仍将继续维持,由此产生的交通需求,将会使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第六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天天挖沟”现象。现代城市道路下面埋设的管线繁多,一旦有问题便给道路“开刀”,挖了填,填了挖,造成“天天挖沟”的现象,老百姓形象称这种公路为“拉链公路”。这种“天天挖沟”现象,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还影响市容,而且给大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最近,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在“全国人防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地下城市管线公用隧道,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利用一条公用地下隧道,将自来水管、排污水管、电缆等线路均集中在一块,既可以节省费用,易于维修,又使市民少受干扰,还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第七是依托“人防”设施的合理开发,发展已有的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发展地下交通,可解决地面人车混杂问题,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地面车速,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的压力。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消除污水处理过程散发的恶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钱七虎院士也曾建议:在繁华的市区,将一些噪声大、污染严重的设施和企业搬迁到地下,如酒吧、歌城等深夜扰民行业集中到地下建筑内,而一些如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仍保留于地面,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市民,二来可以营造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城市环境建设更具特色。

第八是城市环境的安全问题。我国城市环境防灾与减灾体系还十分脆弱,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使得城市环境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飓风(台风)、地震、洪涝、火灾、地面沉降、放射性扩散、突发性和传染性疾病等灾害,都会威胁到城市环境的安全。其中城市交通及电力、通讯、燃气、热力和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保障体系更为脆弱,极易产生停电、停水、煤气管道破裂、流行病蔓延和交通受阻等各种灾害延伸的连锁反应。例如,北方大雪和南方暴雨经常会造成城市交通受阻或洪涝灾害;大城市中大型建筑、道路建设损坏水、气、热等公用管线;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电力系统经常超负荷运行,不得不取拉闸限电等紧急措施。还有,在一些城市食品(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其化肥、农药等的遗留量往往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3倍,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也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等在给有关部门提交的院士建议中,认为必须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生命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道路交通安全实际上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重大利益问题之一。自1896年来伦敦发生世界上第一例机动车致死事故至今,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逾3500万人。全球仅2000年中道路交通事故就死亡120万人,伤残5000多万人,总体损失超过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我国是全球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区,死亡人数连续十几年居高不下,2002年死亡人数高达10.9万人,近年来整治交通后稍有下降,2005年死亡者仍近9.9万人,平均每天死亡270人左右,占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77%。但交通事故毕竟尚属人为,本应可以避免的。道路交通事故还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理应受到高度关注。

国外的一些城市交通经验显示,汽车保有量的规模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间,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车多并不意味着事故死亡人数一定会更多。必须指出,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事故伤害人员救治水平密切相关。例如,美国、日本及西欧等的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由于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并提高对事故伤害人员的救治,使道路安全水平提高,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机动车拥有量占全球70%左右,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占全球15%。我国2005年万车死亡率为7.6人,而2003年美国万车死亡率为1.7人,德国为1.37人。因此只要取有效举措,是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和减少死亡人数的。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中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随着今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趋势还将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必须取强有力的交通管理措施,避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救治事故中受伤害的人,这就需要加快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及生命保障体系的建设,并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使之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说交通事故总会有一定的发生概率,但大量交通事故的伤亡是可以事前、事后预防的。通过建立坚强、高效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按“零死亡率”目标去从严要求和实施,就一定能够在机动车数量不断快速增加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是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对象,需要长期跟踪和不断地深入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走符合中国国情、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取适度的发展速度,有指导、有控制地进行。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环境容量及条件,把建设“节约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和谐宜居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尽力促进能源和的高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及其修复与改善,努力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