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精选范文 精选范文
_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tamoadmin 2024-08-2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2.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3.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4.烛之武退秦师试讲教案5.《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教案6.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人教新课标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烛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 主问题:烛之武
1.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2.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3.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4.烛之武退秦师试讲教案
5.《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教案
6.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7.人教新课标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8.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烛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
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温故知新:
鄙 ? 蜀之鄙有二僧
越国以鄙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导入: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左传》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的。战争即,有就有情节。行人即人物,就要分析人物形象。辞令即语言,就要赏析外交的语言魅力。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历史背景: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表面上“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最终目的是“称霸”“扩张”。(插入历史背景)“春秋无义战,弱国无外交。”
三、情节安排:
文中没有直接写到战争的场面,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形势的危急。这种叙事方式在写记叙文时值得借鉴。如《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那么本文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
明确: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大兵压境——一线生机——微起波澜——出现转机——危机迭起——一场虚惊)
本文看似短小,但叙事却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虽然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却感觉到了战争的气氛,手法可谓高明!
四、赏析语言艺术:
烛之武正是在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出场的,并且成功游说了秦伯。那么,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以退为进,动之以情 ? 以“利”巧攻心理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利 ? 以“害”巧析形势
以利相诱,替秦着想 ? 以“史”巧施离间
以史为鉴,挑拨离间
烛之武正是从分析利弊、揣摩心理、利用矛盾三个方面,从而使“秦伯说”,并“与郑人盟”。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五、分析人物形象:言为心声,语见其人。
本文即没有烛之武多余的'外貌、动作描写,仅通过语言描写却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么,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样的形象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
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智勇双全。即辨士、勇士、志士。
郑伯:(正)虚心纳谏、知错能改|(反)出尔反尔、朝秦暮楚
佚之狐:(正)知人善举、慧眼识珠|(反)老奸巨猾、嫉贤妒能
秦伯:善于决策、审时度势、霸权主义
晋侯:头脑清醒、审时度势、霸权主义
六、拓展训练:
请给感动中国历史人物之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七、作业:
背诵第三段。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课时,主要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情节设置和语言艺术,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六层递进‘问题发现法’”为推手,以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语言艺术”为主线,前赏情节,后析人物,最后拓展延伸,开放思维。然而匆匆讲完,遗憾颇多。
1、前松后紧。前面翻译略耗时间,另外,赏析情节部分可以一笔带过,稍作处理即可。
2、火候欠点。中间讨论主问题环节,应给学生再多点时间。学生回答的热情挺足,但由于时间原因,部分学生没来得及表现。
3、亮点没有全展现出来。最后的拓展训练颁奖词时间不够,学生表现的热情很高,但没来得及展现,略显仓促。最主要的问题是拓展延伸,本来是这节课的亮点,是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最好方式,但因时间原因,只好留作作业。
总体而言,经验还是不足,内容上,不应求全,求精即可;形式上,过于单一,应再多样些。毕竟年轻,尚需磨炼,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课堂转型的排头兵。
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
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锬稀保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锬稀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字,通“倍”;共:通字,通“供”;
厌:通字,通“餍”;说:通字,通“悦”;
阙:通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释。微,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第二段讲解:烛之武出场? 一波三折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许之。
烛之武出场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华。
2.郑伯诚恳的态度。为人臣,当为国效力。
3.自己以后在郑国安身立命的考虑。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人物形象分析。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第三段讲解:智退秦师(说退秦师)(重点讲解)
讲解要点:
1.夜缒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备之道
2.说辞艺术:
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图,对两者的称谓不同,抓住秦伯 的性格特点,连用八个?君?字,而对晋只是称作?晋?、?邻?。
B.两国的历史关系
C.军队的位置
说秦过程
①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亡郑无益于秦
③存郑无害于秦
④亡郑有害于秦
①②③层层深入,论证严密;秦、晋、郑三者均涉及其中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投影)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通字:
陪:通字,通?倍?; 共:通字,通?供?;
厌:通字,通?餍?; 说:通字,通?悦?;
阙:通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 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 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谈。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释。微,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试讲教案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教案
教学构想
1. 课文简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3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烛之武的说辞赏析。
5. 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6.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学课文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1。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习3。
(设置以上预习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
二、整理自学卡片( 见附录)
(设计以上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习2)
朝 亡 厌 国 戍 夕 危 师 及 辞
参考答案: (朝──早晨 亡──灭亡厌──满足 ?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 ?危──危险师──军队 及──达到 辞──推辞)
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
烛之武( ?)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2. 学生初读全文, 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 老师示范背诵。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
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3.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学生背诵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 “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 [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 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 [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 —— 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第四自然段
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
2.点评与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设,为“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n)南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秦 函(h?n)陵
秦伯说(yu?) 逢(p?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六:小结本节课
六: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人教新课标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习,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习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法设计
1、 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 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预习设计
1、 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2、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1、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2、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3、学生齐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4、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1、 教师点拨:
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2、 请学生思考、讨论:
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习得了。)
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1、点拨——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2、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3、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五、课外拓展(选作)
(一)、情景训练: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2、了解《左传》的叙事特点,掌握本文叙事特点。
3、通过想象和推理,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矛盾的思考方法。
4、了解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积累常识性的文史知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2、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矛盾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
讲读法、分析推导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春秋时期,郑国一位叫烛之武的说客退秦师的。
二、阅读全文
(一)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1、本篇文章出自《左传》,对这同一在《春秋》里也做了记录,内容却仅仅是一句话,那就是“晋人秦人围郑”,请问同学们,这两部书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明确:《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书。《左传》是为《春秋》作注的三传之一,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以《春秋》所记的年代为次序记录史实。
2、仅从对这一的记录看,你能说说两部书特点上有哪些差别吗?
《春秋》客观记录历史,只作大事记式的记录,语言精炼,《左传》中出现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侧重于以故事的形式记录的始末,叙事详细,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记录学生的分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并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 逢(páng)孙
2、展示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学生读课文,注意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学生相互交流。
先由让学生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通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说,同“悦”。)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4、要求学生们复述全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①秦晋围郑 千钧一发(开端)$Sf
②郑伯求贤 临危受命(发展)0PI
③夜访秦伯 说退秦军(高潮)/5|
④晋候权衡 率师离郑(结局),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三、作业
1、完成文言基础字词的归纳总结。
2、背诵课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尽量自主解决翻译问题。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体会烛之武劝说之词的魅力,并理解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自古有句话叫“一夫敌百万之师”这当然不是指匹夫之勇,而是策略、智慧。刘伯温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提到他们,我们无不赞叹他们的大智大勇,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5.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6.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三)深入研读
第一段:(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对……有贰心;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同时多媒体展示《秦晋地理形势图》。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二段:(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三、四段依照一、二段的教学方法,设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四)拓展延伸
1.讲解“其”字在文中的用法(回顾+提问)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2.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是怎样的形象?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小结作业
以“我读到了一个____的烛之武”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上的意图并没有完全实现:以读促诵、以读促悟、以读促辩都实现了,但以读促写环节没有完全展开就下课了,非常遗憾,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一个方面是时间太紧,内容太多,同时更是老师在时间把握、内容取舍上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另一方面我对学生了解国际问题的程度、深度没事先调研,不符合(语文)课堂核心理念——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协助下解决,也对学生换位思考意识不能到位的认识缺乏了解。